7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队伍“政当时”部分队员抵达临沂市莒南县涝坡镇,给涝坡镇李家鸡山村、大涝坡村的孩子们带来一场推普学普盛宴。
余音袅袅,齐唱民歌正发音
“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那个香,满担那个果子哎,堆满仓。”一曲《沂蒙山小调》回荡在教室里,队员孙君和学生们一起学唱这首民歌。她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先带学生们听几遍原声音乐,再一句一句地详细教学。在教学生学唱民歌的同时,孙君不断纠正学生们发音不准的歌词,力图让学生不但会唱,还要唱的准,唱得好。“我觉得唱歌是推普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孩子们喜欢唱歌,积极性比较高,在唱歌的同时去纠正他们的发音更能被他们接受。孩子们都很有天赋,唱的也都很好。”队员孙君说道。

图为实践队员在纠正学生发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贤 摄
欢声笑语,读绕口令引兴趣
绕口令,对于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纠正学生普通话具有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此,队员王珺采用绕口令的方式,与学生们一起在读绕口令的过程中共同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
“黑板上第一句绕口令大家是不是都知道,这个谁能读好?”队员王珺指着黑板上的绕口令问。“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学生们在底下反复的读着,不时传来读拗口和读错之后的笑声。在听完学生们读之后,王珺开始讲读绕口令的技巧:“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过程有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同,吐字时的着力点就不一样,比如“b、P、m”,发音时着力点在双唇,我们读的标兵炮兵就是训练大家b、p读音的,同学们和我一起再读一遍。”
“我想通过带领孩子们读绕口令,为孩子们带去不一样的东西。因为读绕口令是一个很欢乐的过程,孩子们也愿意读,没有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绕口令很难读好,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孩子们的口才,让他们知道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员在教学生读绕口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君 摄
大胆发言,自我介绍展风采
“有没有同学愿意起来进行一下自我介绍?”“大家不要不好意思,自我介绍是让别人了解你的最好方式,以后你们会在很多场合进行自我介绍的。”队员王思贤的推普课程进行的并不顺利。王思贤说道:“很多小孩子不敢起来自我介绍,他们怕被其他小朋友笑话。”队员王思贤通过不断地鼓励,终于有小朋友起立进行了自我介绍。“我叫王明宇,我今年6岁了,我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夹杂着乡音,王同学完成了自我介绍。队员王思贤予以鼓励,并逐字对他的自我介绍进行纠正。其他小朋友也一个接一个的起来自我介绍,课堂氛围很快活跃了起来。“没有人生下来普通话就是标准的,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敢说,孩子们说的都很好,改的也很快。”王思贤在下课后说道。

图为实践队员在鼓励学生发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珺 摄
效果初显,家长纷纷来点赞
在推普课程完成后,队员们让学生们向来接自己的父母展示自己今天的学习成果,学生们和家长们做着自我介绍,读着绕口令,唱着《沂蒙山小调》。家长们对今天的学习成果纷纷点赞,一位家长说道:“说好普通话太重要了,我们在山里一直说着土话,要让孩子们走出山去就得说好普通话,真是太谢谢老师们了。”曲阜师范大学省派第一书记毛永正在活动最后表示,说好普通话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让孩子受益终生。欢迎大学生们走进山区,教孩子们说好普通话,为推普脱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推普脱贫“政”当时,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为实践队员和学生们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思贤 摄
(作者:申泽睿 来源:中青网 编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宣传部 责编:刘佳璇)
图片来源: xiaoyuan.cyc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