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正文
政研论坛第十三期——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成功召开“云”上读书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0-03-17       发布者:2020-03-17       浏览次数:



 

 

为落实好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确保研究生学习交流活动的正常进行,3月14日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研论坛第十三期哲学学科中国哲学专业读书交流会首次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召开。我院姚春鹏教授参加本次读书交流会2018级、2019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

本期政研论坛读书交流会围绕中国哲学相关书目及人物展开讨论。首先,由2018级臧俊同学大家分享从孟子“义”的角度窥探嵇康思想。主要从“义”的三个方面讲解:正义即舍生取义,道义即义不负心,忠义即临义让生。她讲道:“嵇康思想有着深厚的儒家情怀,他决不向权贵低头的大丈夫精神十分符合儒家传统思想中所倡导的‘以道事君’‘从道不从君’的忠君观念。”通过分享,同学们对嵇康的思想有了更深入了解。姚老师针对其分享进行了点评,提出嵇康是玄学家但骨子里也是儒家,儒家讲究仁义礼,孟子的“义”对中华民族影响了两千多年,包括对玄学家也有很大的影响。

随后,2019级中国哲学专业的苏璐同学就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进行了分享,主要围绕孟子仁政王道思想做了详细介绍,孟子的特征在于他在继承孔子仁学的思想体系上有意识地把心理原则作为整个理论结构的基础和起点,孟子把他的整个“仁政王道”的经济政治纲领完全建立在心理的情感原则上。通过讲解分享,使同学们对于孔孟以及仁政王道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姚老师针对其分享内容提到,孔子给“礼”找的根据是“仁”,孟子更进一步把它归结于“心”,这个“心”是后来说的“本心”。

不同于前面同学对古代思想的分享,2019级牟耀文同学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进行了解读,主要从两个问题入手,一是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什么样的?二是中国的乡土社会为什么是“礼治” 而不是“法治”?中国乡土社会的三大特征是以土地为生;世代定居;熟人社会。法治和礼治的区别与联系是现代社会靠的是法律,乡土社会靠的是礼,这个礼是前人总结并且定下来的传统,不得更改。姚老师针对其分享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传统的“礼”逐渐消亡,法治逐渐加强,而传统的“礼”的破坏也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又很难用国家法律来调整。

最后,姚春鹏老师针对本次读书交流会进行总结,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发言,不要因为空间而减少互动,嘱咐同学们居家要多读书,多感悟。在交流会分享过程中,同学们收获颇多本次线上政研论坛读书交流会圆满举行!

(文:李鑫 图:中国哲学专业  来源:研究生会宣传部 核发:徐莉)



学院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烟台路北80号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