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院教师应邀参加“汉语诠释学:批评反省·视野凝聚·当代发展”高端论坛
发布时间:2024-09-02       发布者:2024-09-02       浏览次数:

2024年8月23-26日,“汉语诠释学:批评反省·视野凝聚·当代发展”高端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我院教师铁省林、李永刚、宋凯丞、洪书秀应邀参会。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中国诠释学》编辑部联合主办。会议聚焦汉语诠释学的关键议题,面向未来筹划汉语诠释学的当代发展,致力在汉语学界的诠释学研究中打开普遍的世界哲学视域,进而满足诠释学哲学探索的根本性的普遍要求,使其真正拥有全球视野和普遍性思维之宏阔视域,为自身在世界哲学之林博取荣耀之地。

在分论坛“西方诠释学中问题研究”,李永刚副教授以《“反讽式直言”与“隐微论”——论古典政治哲人的哲学直言》为题发言。文中指出:苏格拉底以“反讽式直言”的言说技艺从事哲学直言,听出这种直言方式的古典政治哲人摹仿了苏格拉底的“反讽式直言”的言说技艺,将其运用于哲学书写作品之中,发展出了“隐微论”的书写技艺。作为一种“高贵的掩饰”,“隐微论”在“显”与“隐”的辩证关系中摹仿了人类本性之真理,即探究性地、悖谬性地言说真理的技艺,并且它在施特劳斯的作品中得到重现,由之打开了作为现代社会之哲学直言的可能性。

在分论坛“历史、艺术与诠释学”,宋凯丞老师以《历史理性的观念论之维:基于柯林伍德重演论之反思考察》为题发言。其文指出:对于诠释学“问答逻辑”,伽达默尔研判柯林伍德未能将其系统发挥,其核心在于“重演”论作为问答逻辑在历史学的内化,仍然保有“历史主义方法论”之面向。但这也反映出柯林伍德关于历史理性的理解图式,它既强调“历史证据”对于历史解释的牵引效力,也认可时间间距所导致的历史想象之创造性,即便“重演”论未在哲学诠释学层面对理解进行本体论追问,但也含括“历史学”到“历史性”的过渡。

在分论坛“西方诠释学中问题研究”,洪书秀老师以《“个人同一性”是否重要:从帕菲特到利科》为题发言。其文指出:“个人同一性”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当代英国道德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从一种还原论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个人同一性”并不重要的观点,该观点让道德与分配正义的理论基础都受到了动摇。针对“个人同一性”是否重要的问题,文章对比了帕菲特与利科两位思想家的不同思想,并展现了二者观点的分歧所带来的伦理学意蕴的差异,由此重勘了“个人同一性”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积极参与此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我院响应时代要求,发挥“建设孔子家乡高水平大学”的办学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养一种保有中华文化之固本存基的中国风格,又能面向世界兼收并蓄的开放之现代精神。



学院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烟台路北80号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