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生态哲学,课程编号,210020101247
2.课程负责人,林祥磊,课程负责人
3.所在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4.教学团队成员,无
5.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学时,17,学分,1
6.授课方式及
时数分配,集中讲授,组织研讨,实验分析,读书指导,实地调研,自主学习,其他
7.课程定位、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成效
课程定位:
本课程从全球与中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生态危机谈起,主要讨论什么是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西方生态哲学的主要思想、中国生态哲学的主要思想等。本课程是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一门任意选修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扩张,而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是分裂思维的表现形式,要改变这种分裂思维为整体思维,需求助于以整体性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哲学。生态哲学课程以培养人的完整人格为教育目标,具有整体性与关联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
教学成效:
启发本专业研究生全面领会和理解科技伦理和生态伦理的时代价值;领悟科技伦理和生态伦理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逻辑统一性,进而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
课程思政元素和方式:
本课程提供一套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架构和观念系统。这套概念架构和观念系统应注重生态世界观研究,既能克服近代西方机械自然观的局限,又能较好容纳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所呼唤的生态自然观。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课程在反思和借鉴西方生态哲学基础上,创造性阐释和运用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用经过现代生态哲学洗礼的“天人合一”等智慧突破西方生态哲学局限。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哲学中国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部署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本课程将系统探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的深层意涵,扎根建设美丽中国实践,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索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克服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盲点。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请注明各章节及学时)
第一章 生态哲学简介(学时:2)
第1节 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及生态学概念
第2节 生态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3节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第二章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学时:2)
第1节 人类中心主义
第2节 非人类中心主义
第3节 生态文明需要协同的十大关系
第三章 生态价值(学时:2)
第1节 传统价值学说
第2节 生态哲学视野中的自然价值
第3节 生态价值的几个重要范畴
第四章 复杂性理论与生态哲学(学时:2)
第1节 复杂性概念与复杂性理论
第2节 系统论与生态哲学
第3节 耗散结构理论与生态哲学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学时:3)
第1节 马克思的自然观
第2节 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
第3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
第六章 生态女性主义(学时:3)
第1节 女性主义概述
第2节 生态女性主义
第3节 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思想的批判
第七章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思想(学时:3)
第1节 《周易》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第2节 儒家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第3节 道家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考核方式,考查
使用教材,o 自编讲义 o 已出版的自编教材 R 其他公开出版教材
,(请注明使用教材名称、作者/主编、出版单位、出版年份、版次)
《生态哲学十讲》,王有腔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彼得·辛格《动物解放》、利奥波德《沙乡年鉴》、阿恩·奈斯《生态、社区与生活方式:生态智慧纲要》、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